3013°

[考博动态]博士毕业生的选择:刘辉的半年村官记_考博_旭晨教育

感谢关注 旭晨教育考博频道
到本周,全省第一个博士村官刘辉,已经在南海桂城街道 岗社区履职半年。

今年7月底,毕业于武汉大学的刘辉在拒绝了留校任职以及另外两个科级职务后,正式到南海报到,担任 岗社区党委副书记。和刘辉同期入职的,还有南海通过高校选派生计划,招录的另外24名大学生村(居)官。

实际上,南海早在1998年,就已从户籍在本村(居)的高校毕业生中培养选拔村干部,充实农村基层治理队伍。去年,南海首次走向全国,重点面向国内“985工程”和“211工程”院校,招聘优秀人才到村(居)工作。目前,全区在岗大学生村(居)官共有498人,其中,已经进入“两委”班子的165人。

这些名校学子为什么愿到南海当“村官”?在真正的基层工作中,这优秀人才是否能发挥所长,起到如预期般作用?博士村官刘辉的经历,或可作为一个观察的样本。

面临职位选择时

谢绝科级职位 武大博士走上村官路

“在我看来,很多人的学历和能力并不是直接画等号的,但刘辉是。”相处半年后,同为 岗社区党委副书记的杨达钊如此评价刘辉。

刘辉来南海报到之前,还有另外3个在常人看来相当不错的选择,分别是在武大留校任职、湖北孝感的一个正科级领导职务以及福建泉州的一个正科级非领导职务。但在征询导师、父母的意见以及自身数番衡量之后,刘辉最终选择到南海当一名“村官”。

促使他作这一决定的原因有三。首先是从中央到地方对大学生村官的重视,具体到南海,“已经形成大学生村官选拔、培养、管理、使用机制的‘四化并举’模式,让人才能够选得好、留得住、干得好、上得去。”

第二个原因与其自身经历有关。从小在内地农村长大的刘辉,本科毕业后曾到浙江电视台农村频道工作,常常深入长三角农村采写,“就差珠三角的农村没有体验过了。”刘辉认为珠三角农村是中国最先发展起来的地方,不论是其发展方式还是当前遇到的问题,都具有非常典型的观察意义。

“做研究不是空谈,要有理论更要有实践,南海基层就是一个理想的实践地。”刘辉认为,“政经分离”之后的南海农村综合体制改革已经进入攻坚阶段,更需要专才去推动。这使得大学生村官能够很快地参与到基层核心业务中,给有志之士以相对广阔的发挥空间。

于是,在去年下半年,南海区委组织部、区人才办联合到武汉大学招考大学生村(居)官时,刘辉闻讯参加并中选。当年12月8日,刘辉与同期招入的南海选派生们一起参加体检,并于今年7月正式到南海报到后,放弃了南海高层次人才培养申请,自请派驻基层一线。

知识难以运用时

“没关系,重要的是思维”

显然,南海外出招揽高学历与专业型人才进入村居,是希望其发挥所长,为改革中的南海基层注入新的活力与智力。但在实际操作中,这些煞费苦心招揽的人才,能否发挥如预期般的作用?

事实上,这也是不少大学生村官思考的问题。本科主攻管理,硕士进修传播学,博士研读国家政府形象方向的刘辉,在入职后发现工作中很少能用到已学的知识,但“知识用不上没关系,重要的是思维。”在刘辉看来,大学生村官的核心优势是在求学过程中形成的思维和方法,例如读经济的,要有现代经济学的视野和思维;又如求学过程中系统的学习、研究方法。

基层调研时

利用工余时间分线分片调研

在刘辉半年的“村官”生涯中,他的时间主要分为了两大块,一是在正常上班时间内,做好 岗社区的本职工作,包括协助社区党委做好基层党建工作;参与社区全面事务的决策商议,协助分管社区社工工作和社区社会组织等;二是在工余时间,例如周末,进行大部分的社区服务工作,以及南海区委书记邓伟根交付给他的特殊任务——基层调研。在调研过程中,刘辉就用上了分线调研和分片调研结合的方法。

“桂城夏北、平东、林岳,大沥河东,里水洲村、河村,广州猎德、杨箕……利用节假日,已经跑了南海和周边地区一部分特色鲜明的村居。”刘辉说。目前,他的第一份调研成果《整合性协同共治,区域化社区管理》已经出炉。

在这份调研报告中,他认为南海“政经分离”农村综合改革已经从横向层面理顺了基层党、政、经的关系,接下来应该进一步从纵向层面理顺政府与基层的关系,整合各界资源,构建整体联动的社区管理新构架。其中一个重要做法,就是让协同共治的各方,除三大基层组织外,包括不限于家族宗族势力、社会组织、社区企业、社区精英能人等,参与共同决策和管理咨询,并赋予特定协商者参与具体事务领导的权限,让“旁观者”真正成为社区治理的共同主体。

这项建议已在 岗社区公共服务及其他非核心利益的领域进行试验,并正进行着制度化探索。“我们已经在起草相应的规章制度,赋予他们一定的权限。”刘辉说。

畅谈基层治理时

尽可能保障弱小群体“发言权”

但在刘辉看来,上述调研报告和试验,都只是一个初步的探索,还有待进一步完善,以求最终破解农村基层社会结构,创新社会治理模式。目前,刘辉在做着更进一步的尝试。

目前,南海已启动村(居)委会换届选举工作。在本周二南海区委组织部召开的大学生村官座谈会上,刘辉直陈三点意见:首先,党组织、村委会以及经联社代表名额,除当前群体已获得部分,建议以政府出台指导性意见的方式,拿出一定的名额给弱小群体;其次,代表名额实行网格化选举,如 岗社区西约有12个生产队,就具体细化到每个生产队有多少张选票;最后,灵活调整代表选举“下限”,如一条村1000人,有20个代表名额,那么只要一个人的选票超过50张,且从得票数上看进入前20名,就有资格当选代表,而不用得票率非要超过“三分之一”或“二分之一”才能有当选资格。

不难发现,以上三点建议,都是为了尽可能地保障弱小群体的“发言权”。“要防止一些大的宗族势力影响换届选举,‘赢者通吃’,使得人数、势力相对较小的弱小群体丧失话语权,难以表达诉求,进而加深村居内部矛盾。”刘辉建议,如果可能,未来还可考虑按照不同的功能界别,如职业、年龄、兴趣爱好等进行细化分布,尽可能照顾到更多群体的利益诉求。

“不仅仅是村(居)委会换届选举,也可以考虑在党组织和集体经济组织选举中尝试,从选举的环节创新基层治理模式。”刘辉说。目前他在同步进行一个主题为“‘政经分离’下基层党组织如何加强对集体经济领导”的调研,近期调研报告就将出炉;而下一步他将开展另一关于基层集体经济市场化转型的主题调研。

■南海大学生村官大事记

1998年 南海启动大学生村(居)官工作,明确规定每个村(居)保持配备两名左右的大学生后备干部,并且坚持从户籍在本村(居)的高校毕业生中培养选拔。

2011年 南海区委组织部第一次在全区范围内统一公开招聘大学生村(居)官。

2012年 制定《关于进一步加强大学生村(居)官工作的意见》,并在当年首次走出南海,重点面向国内“985工程”和“211工程”院校招聘人才,吸引了一批硕士、博士等高学历人才报考。

■数说

目前,南海全区在岗大学生村(居)官共有498人,其中,已经进入“两委”班子的165人,尚未进入的333人;

本科以上学历共276人,硕士以上学历13人,博士1人。

自1998年开展大学生村(居)官工作以来,南海已有325名大学生村(居)官成长为“两委”干部,其中22人担任党组织书记,另有4名大学生村(居)官公选为镇(街道)党委委员,14人成为公务员、49人成为政府聘员。

更多资讯请持续关注旭晨教育考博频道



已有 0 条评论

    我有话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