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量员在高铁轨道上推着一辆装有GNSS(全球导航卫星系统)、INS(惯性导航系统)及其他辅助传感器的轨道小车,就能测量出铁轨是否变形。
昨从武汉大学获悉,该校卫星导航定位技术研究中心2013级博士生陈起金在刚于美国结束的国际导航学会卫星导航年会上,凭借该项技术成果获优秀学生论文奖,并获全额资助到会宣读论文,全球仅6名学生获此殊荣。
陈起金介绍,目前高铁轨道不平顺检测方式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动态轨检车,另一种是基于全站仪的轻型轨检小车。前者优点是效率高,但精度尚不能满足要求,后者则具备短距离内达1.5毫米甚至亚毫米级水平的精度,不过效率低,测1公里需几小时。
怎样找到一种精度和效率都满足要求的方法和产品?陈起金提出全新的测量方法,首次将GNSS/INS组合导航技术成功应用于轻型便携式轨道测量小车,实现了动态测量模式下的毫米级相对测量精度,极大提高了高铁轨道不平顺的测量效率。
人推着装有相应装置的测量车跑一段距离后,惯性导航系统会推算出角度和形状的变化,再结合GNSS的原始测量值,就能得到铁轨的三维坐标,从而“诊断”出这段铁轨是否变形及其形变量。
陈起金透露,他导师的团队已和南方高铁公司合作研发出轨检小车成品,并申请了国家发明专利,今后有望批量投产。
注意:本文归作者所有,未经作者允许,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