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3°

[考博动态]动态:北大博士表示北京治理PM2.5可借鉴旧金山经验_考博_旭晨教育

感谢关注旭晨教育考博频道。

环保问题一直是人们关注的热点,在刚刚落幕的北京论坛上,北京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梁英振博士提出,美国旧金山40年大气污染治理历程,尤其是对北京的治理PM2.5是一个很好的启示。

据梁振英介绍,中国的发展和面临的环境问题上在一定程度上和美国的某个发展阶段很像,可以从美国的经济发展和治理环境的历程中吸取经验和教训。同样,北京也可以从旧金山治理大气污染的历程吸取经验。

美国的经济腾飞始于60年前的二战之后,系统的大气污染治理则始于上世纪70年代。中国的经济在1978年改革开放政策实施后经历了30多年的快速发展。伴随中国经济腾飞的是中国环境的严重污染。近年来,中国关于大气污染治理的政治意愿和投入力度都很大。

“大气污染问题,特别是PM2.5污染是一个复杂的问题,其治理需要长期的努力。”梁英振特别指出,旧金山的大气污染治理经验告诉我们,大气质量的达标需要数十年的努力,不可能在短短几年实现。根据目前的情况看,政府和各界对于PM2.5污染源的了解还非常不够。

北京公开可用的PM2.5监测数据、气象数据、污染源清单、污染源特征等数据非常有限,如果要制定成本有效的污染物治理策略,就需要大力投入相关方面的科研力量。北京关于大气污染物的来源、污染物的浓度分布的研究不可谓不多,可是大多都分散在监测机构和科研院所。由于数据共享机制的缺失,解决北京颗粒物污染所需要的数据基础尚难于满足决策需求。

在旧金山,有完整的近40年的颗粒物监测数据。而在北京,相关数据很难获得。梁振英认为,没有数据支持,就很难提出有扎实的科技支撑的污染控制措施。无疑,污染控制策略制定需要各方面的决策支撑,但好的大气污染控制策略的共同点都在于必须有坚实的科学、工程以及经济分析数据支持,以识别真正的问题和有效解决问题之道。

北京论坛是由北京大学、北京市教委和韩国高等教育财团联合主办的国际型学术会议,自2004年创办以来,每年举办一次,迄今已有来自世界70余个国家和地区的3700多位政要和知名学者参加。

本届论坛的主题是“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回顾和展望”,分论坛的议题涵盖国际关系、高等教育、环境保护、城镇化等多个方面。会议还聚焦我国的空气质量,中国、美国、韩国等多国专家将围绕我国的大气污染防治、城市空气质量管理、气候变化减排政策、二氧化硫排污权交易等展开交流讨论。

请继续关注旭晨教育考博频道。



已有 0 条评论

    我有话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