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山老林下地头--致力于扶贫的法学博士村官
贺州市八步区贺街镇南堂村是偏远闭塞的瑶族贫困村,在自治区招标投标管理局政策法规处副处长、法学博士姜华到来前,大部分村民关心的是每天的温饱,并不懂得“博士”是何物。2012年4月,姜华带着“帮助村民走上富裕道路”的铮铮誓言成为该村第一书记。有人调侃说:“南堂村要地没地,要田没田,年轻人都跑光了,这回可是秀才遇上‘泥腿子’,有好戏看了!”
当博士遇上瑶寨的农民究竟会发生怎样的反应呢?这位贺州市学历最高的第一书记能够胜任吗?如今一年半过去了,记者来到南堂村一探究竟。
返乡南堂人不识新南堂
“那么早就来啦?”村民老赵打了个招呼。一名年轻人在南堂村口下了车,应和道:“赵大哥啊,你都忙一早上咯!”
年轻人穿着白衬衣和深色西裤,身材不高、很壮实,看起来不过30出头但很稳重。他走进村口赵福程家。这是村里的20户脱贫致富示范户之一,里里外外打扫得非常干净,院子里养着“活元宝”——一群小鸡。正在清扫鸡圈的赵福程笑得合不拢嘴:“你请来的专家很厉害,现在鸡仔长得又好又快,我保证把你送的 500只鸡全部养大,留到年底去卖肯定能卖个好价格,真是遇到财神爷了!”
“一家人不说两家话,等你养好了带动更多村里人致富,是我要感谢你!”年轻人连忙摆摆手说。
两人交谈间,阳光洒遍村子,上下热闹起来。村口往内连接着新修好的水泥路,虽然村民们进进出出,但路面不见任何垃圾,只有一块块“美丽瑶寨南堂欢迎你”的牌子在迎接每位远道而来的客人。
路的尽头,小孩背着书包来到波光粼粼的小河边,跨过新修的水泥桥,进入学校刚投入使用的新大楼。“你们享福了,再也不要光脚蹚着河水去读书了,还有篮球场和戏台给你们玩!”停摩托车在桥边的一个村民叮嘱小孩们,同时感叹“外出打工也就一年没有回来,南堂变得认不出了!”
这一边,年轻人离开赵福程家,加快了脚步来到村委办公楼,将两万元现金交到南堂村小学教务处赵主任手里,这笔钱让小学新建综合楼向凑齐费用又迈进了一步。
村办公楼房高3层,样式崭亮,也是新建的。上午10时多,他走进3楼靠里边的一间小办公室,大概10平方米,里面摆放的东西很简单:一张从其他单位退下来的陈旧办公桌和座椅、一堆文件以及一张第一书记的工作牌,还有一张简陋的单人床。
没错,他就是荣获自治区新农村建设优秀指导员和贺州市“十佳优秀指导员”称号的南堂村党支部第一书记姜华。这位贺州市惟一的博士村官,每天都乐此不疲地为这座深山瑶寨跑腿服务。
注意:本文归作者所有,未经作者允许,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