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8°

[考博动态]博士生英语过六级,口语水平却为零?_考博_旭晨教育

我和身边不少同学的英语学习都还只是停留在“看”和“写”的阶段。

英语过六级却开不了口博士毕业后,我通过院系推荐进入到郑州金水区的地矿上班。由于公司里面有很多老外,总少不得要说英语。其实我早就通过大学英语六级考试,英语基础不算差,可是大家都明白,考试跟实际对话是不一样的。从小学到大学,即使是读博士,我和身边不少同学的英语学习都还只是停留在“看”和“写”的阶段,虽然平时会接触各种英文资料,各种语法早已烂熟于心,但一说起来,却常常面红耳赤、吞吞吐吐。

我有英语六级的证书,可是却没有英语六级的交流水平,明明读书看报没问题,跟上司用邮件交流也没问题,可是一到说话的时候,我就开始结结巴巴,因为我必须把听到的英文翻译成中文,做出回答后在脑子里再翻译成英文说出去,所以每次对话,给人的感觉都是反应慢一拍,弄得自己特别尴尬。

老师告诉我:“会识别”不等于“能交流”

我曾经用很多方法尝试过去锻炼自己的听力以及口语表达能力,可效果并不明显。有一次在凤凰网上看到名师采访,有一个观点引起了我的兴趣,他说:很多人英语基础很好,考试也能取得很好的分数,但是一到英语交流的时候表现的往往差强人意,最重要的原因就在于他没有形成英语思维。“会识别”并不代表“能交流”,这是两个概念。“会识别”就是我看到单词能够知道它的意思,但是往往是将这些单词先转换成了中文,比如我看到APPLE会先想到它的意思是中文里的苹果,再把苹果的中文转化到具体的苹果实物上。但“能交流”可不一样,交流时一定是思维之间的对话,而不应该存在翻译的过程。所以,没有建立起英语思维是造成我交流英文时反应慢半拍、或者反应不过来的主要原因。

培养英语思维也分好几步

语言是一个输入、交互、输出的过程,三个步骤缺一不可,而传统的学习方式就只有输入没有输出,所以我们学到的英语,当之无愧成为 “哑巴英语”。

将西方人的思维逻辑或者做事方法渗透进来,在一种循序渐进潜移默化的过程中慢慢掌握英语思维,这样学习对我将来的升职或者出国都有很大的好处。

语言最基本的功能就是交流,考试永远只是学习的副产品

掌握方法我现在跟老外交流时自信了很多,之前的紧张感没有了,说起话来很轻松,表达也就流利多了。我自己明白一个道理:语言最基本的功能就是交流,考试永远只是学习的副产品。如果纯粹因为考试而学英语,那就脱离了语言的本质了,话又说回来,如果你真正学会运用一门语言了,你还担心考试吗?




已有 0 条评论

    我有话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