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湖北新闻6月3日电 (覃丽媛)五月,南湖的凉风吹走了夏日的燥热,波光粼粼的湖面荡起层层涟漪,弥漫着浓烈的毕业的气息。然而,对于李军来说这是新的启程。2014年5月25日这天,满怀自信的李军顺利完成了硕士研究生论文答辩,并成功考上了博士的他,望着南湖的灿烂的晚霞,内心充盈着收获的欢愉,李军,中南民族大学经济学院2014年的准博士生, 两度荣获学校征文研究生组一等奖,国家级三等奖。近日,他荣获学校首届“慧樵新闻奖”的三等奖。
为了实现自己的博士梦,从北漂民工到博士研究生,在自考路上坚持了7年,两千多个艰难的日日夜夜,他从未放弃对自己梦想的追求。
“北漂”泊梦·不忘初心踏上自考路
“我不去想是否能够成功 /既然选择了远方 /便只顾风雨兼程”
巍巍大巴山,层峦叠嶂。曲折盘绕的山间只有一条小路指向深山里的小村子,这片贫僻之乡让上学之路变得更加艰难。这座破旧的木屋,屋顶的瓦片大多已泛绿,家中只有基本的生活用具,屋子散放着唯一的经济来源-----烟草,这便是李军的家。
生于湖北利川的他,父母是地道的农民,家中唯一的经济来源便是烟叶种植。然而微薄的收入难以支撑三个子女的上学费用,作为长子的李军一度想辍学把学习机会让给弟弟妹妹,初中时期由于害怕被迫辍学,巨大的压力导致精神失常,他失去了中考的机会。贫困曾是他心中沉重的阴霾。
“小时候,我哥每天早上起床都要自己煮全家的饭,趁上学之前要去拔一背篓的猪草喂猪,由于家里事情太多经常上课要迟到,但是我哥每天都会坚持做好再出门。晚上回来还会在灯下做作业。”李军的妹妹回忆着,“那时候我们家的房子还是泥土瓦房,下雨的时候房子就会漏水。但是爸妈还是坚持让我们都上学。”目前在广东省广播电视大学半工半读的她正在细心的准备本科的毕业论文,回忆起往事她仍难掩悲伤之情。
2007年,度过半工半读的高中生涯,他是全班中唯一以文化成绩考上大学----淮北师范大学的学生。但迫于家中的经济困难,他只得远离家乡来到北京这座繁华的城市孤独求生求学。两张单程的车票,李军带着妹妹踏上北去的火车,成了一名北漂的民工。
北漂的日子,他几经周折才在北京郊外的一家腐乳厂找到工作,辛苦了一天的劳动却只拿到微薄的工资,在迷茫、困苦、疲惫的日子里,读书的梦想却始终闪耀在他的脑海中,机缘巧合下李军结识了人生路上的指明灯------自学考试。命运开始出现了转机。
自考筑梦·含着眼泪奔跑
“我不去想身后会不会袭来寒风冷雨 /既然目标是地平线 /留给世界的只能是背影”
自考第一年,他报考了自考专科调查与分析专业。备战的日子,劳累的工作加上自学复习让他愈加忙碌。自考岁月,他几度精神失常,白天干重体力活,晚上灯下苦读。一袋黄豆两百斤,对一个一米六的矮个子很难承受,但为了每月600元的工资,不堪重负的担子压在肩上,双腿颤抖,他也咬紧牙关,坚强地挺下来。
为了节省费用他在北京郊外延庆县的一个村子里租下了简陋的农家院继续复习,在08年北京举行奥运会的那年,他孤独一人一面工作一面复习。早出晚归骑着破旧的自行车晃悠在颠簸的田埂上,奔波于县城和住宿间,迎来日出送走晚霞,留下一道道轮辙。
“他白天都不在学校看书,要去工厂做事,晚上回来很晚。由于他在一家腐乳厂上班,他身上有一股浓浓地臭豆腐味道,因此很多人都不愿意和他一起看书。”自考路上的朋友杨经纬如是说。
有一次饭后黄昏,一位主管在食堂看他正在学习《概率论与数理统计》,便嘲笑道:“认命吧!天生就干苦力活的命!”。听了这话,李军扔下碗跑到没人处哭了一场。无助和凄楚漫上心头,但李军知道书不能不读,这是他实现梦想改变命运唯一的希望。
为了学习,他花了60元,专门买了一辆破旧单车,晚上扮成卫生员混进学校看书,不料被学院领导发现,威胁再进来就打断他腿,他慌忙中连书都没拿,连滚带爬,推着单车,仓皇逃了出来,第二天晚上冒着打断腿的风险去找回书,他一张张从垃圾桶拾起那些书片,眼泪滴湿了那一行行文字。
注意:本文归作者所有,未经作者允许,不得转载